高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日之爆装升级系统 > 第四百九十九章川军

第四百九十九章川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后,秦时明便拿出来一副更加详细的平面图。 那是济宁市区以及周边地区的详细地图。 秦时明在系统那浩如烟海的资料之中,寻找了许久,才找到这么一份有些泛黄的地图。 这地图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有一些地方的线,甚至都模糊不清了。 不过秦时明根据资料,将那些线重新补齐,整幅地图看上去还算是完整。 这并不是日军的兵力部署图,而是1938年济宁市区的平面图。 制作这一张平面图,是为了让众人对济宁市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不至于到了那个地方,连哪条路该去哪儿都弄不清楚。 “看到这张地图了吗?你们抓紧时间,回去复制一份同样的。等到作战开始之后,这就是我们的军事地图了。” 秦时明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说道。 鲁汉和张小刀,以及谢长龙等人,都在秦时明手下接受过基本的军官培训。 基本的绘制地图,他们没有什么问题。 其中,张小刀绘制地图的水平最高。 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对于许多军事知识,理解的速度比常人快上很多。 三个人随后便将这张地图拿走,开始进行仔细认真的临摹。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秦时明看着三人的地图,便开始进行一些细节上的修改。 在修改结束之后,三人便都拥有了一份作战地图。 随后,三人便返回各自的车厢休息。 火车一直到后半夜,才抵达滕县。 在这里,负责迎接他们的是川军122师长王铭章。 122师是川军的部队,虽然号称是一个师,实际上却连一万人都不到。 他们的装备也奇差无比,使用的装备,甚至都是一些红缨枪和大刀。 至于步枪,只有少量部队装备了中正式或者是汉阳造,其他的都是四川本地军工厂制造出来的步枪,性能奇差无比。 此时,脸上留着些许胡须的师长王铭章,正在火车站的月台上,背负双手站立。 大概十多分钟之后,一辆列车轰隆隆而来。 不过,在进入滕县火车站之前,这辆列车却不像是其他的火车一样,在进站之前都会鸣笛示意。 相反,它只是在低沉的轰鸣声之中,进入车站,然后无声无息地停止下来。 整列列车,甚至都找不到任何一个光源。 列车到站之后,车门便被人推开。 三营的六十名士兵们,和秦时明一起,从火车车厢内鱼贯而出,并且在不到三分钟的时间里,于月台上完成集结,列队整齐。 秦时明将部队集合之后,便把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王铭章身上。 他对这个接应自己的川军师长有印象。 滕县保卫战之中,便有他的身影。 此人最终和日军血战到底,牺牲在了藤县之中。 和他一起牺牲的还有122师全体士兵一共三千多人。 而他们也在这场惨烈无比的战斗之中,击杀了两千多名日军。 看到秦时明走过来,王铭章满是胡茬的脸上,便露出笑意来。 他用一口四川方言道:“秦营长,你们可算是来咯,我都等好久咯。” “火车跑得慢,让王师长久等了。” 秦时明向他敬礼道。 王铭章笑着说道:“莫得事莫得事,听李总司令说,你们要去执行绝密的任务。 我们这块儿有一些关于小鬼子的情报,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这样说着,他身后的警卫员,就将一份资料,递到了秦时明的手中。 秦时明将这些资料拿在手中,大概翻看一下。 发现这些资料,主要是关于济宁周边日军阵地的一些位置标注,还有驻扎在此处的日军第十六师团的主要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资料,则是一份地图。 这一份地图是济宁周边几座城市的地图,甚至连泰安也囊括其中。 看到这张地图,秦时明便知道,这恐怕是122师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最精准地图了。 他抬起头来,再次看向师长王铭章。 发现这位川军的师长身上衣物,因为反复的清洗,有的地方已经泛白。 想来是许久没有领取新的军服,才将旧的军服反反复复地穿。 在看向他身后的警卫员,身上挂满东西,一身衣服也有不少补丁。 他低头看去,发现这个警卫员的脚上,竟然穿着草鞋。 这让秦时明十分意外,此时还是二月份,中国北方依旧寒冷。 穿着棉袜棉靴,才能保暖,可是这位川军的警卫员,竟然穿着草鞋。 一个师长的贴身警卫员,穿着的尚且是草鞋,更何况是其他川军普通的士兵了。 他们是被临时从四川调到这边来的。 因为火车运输紧张,而出川的道路上,更是连火车都没有。 他们便用脚上的草鞋,行走了上千公里,才来到华北战场。 看到这里,秦时明心中一痛,随后便问道:“王师长,我想请问,你们的士兵,穿着的都是这种草鞋吗?” 王铭章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他没有想到,一个中央军的营长,会关心他们川军的这些问题。 在他看来,他手下的士兵们,穿着的一直都是草鞋。 甚至是他自己,有的时候穿着的也是草鞋。 他已经习以为常。 中国北方比四川寒冷,他们便将草鞋编制的厚一些,虽然还是冻脚,却也不至于无法忍受。 于是王铭章有些意外地抬头道:“是啊,怎么了?秦营长。我有时候都穿这个。” 秦时明听了,便在心中暗叹一声。 这个时代的中国物资短缺,不要说是给每个士兵发一双胶底的鞋子了,就是连布鞋都无法做到人手一双。 所以,很多部队都只能穿着草鞋。 而这些草鞋,还是他们自己编出来的。 至于国军的后勤,一方面确确实实是因为后勤物资有限,还有一方面,便是因为后勤部门的吃拿卡要,甚至是指挥官的吃拿卡要。

备用网址点击保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