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 第133章 番外六 养娃二三事

第133章 番外六 养娃二三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月子是姜棠怀孕生产以来最轻松的时刻, 尽管腰腹上还有些赘肉,当时的辛苦还刻在脑子里,但若若已经满月了,她已经迈过来一大步了。

生孩子是她一个人来的, 带孩子有顾见山一起, 她担心什么。

而且,陆锦瑶和郑氏都很喜欢若若, 姜棠自然希望喜欢若若的人越多越好, 哪怕日后不常相见,有长辈们的祝福, 她的亲人都很喜欢她。

郑氏得趁在寮城的时候多看看,她恨不得把若若挂在脖子上,玉藕似的娃娃,不管是哭是笑都好看。

郑氏把自己带的礼物拿出来, 一样一样给若若看,什么玉蝉玉如意, 各种镯子璎珞小首饰, 在若若眼前晃一晃,若是孙女笑了,这小物件就算立大功了。

“乖若若, 我是祖母,这些先给你放着,等你长大再戴。”郑氏声音莫名就柔和了许多, “你看你现在的小脑袋小脖子,哪儿戴得了对不对。”

郑氏说了一通, 奈何若若人小还不会说话, 只能张着嘴, 露出粉粉的牙床以作回应。

“这是你昭哥哥,喜不喜欢哥哥呀。”郑氏可不知道以后有种声音叫做夹子音,但顾宁昭能听出来,祖母说话和平时不大一样。

不过顾宁昭也比从前乖巧,男孩子少有不淘气的,就连顾见山从前也是个上蹿下跳的性子,顾宁昭以前都从泥里打滚儿。

如今却摆出兄长的架子,还主动和陆锦瑶说,“母亲,等咱们回去之后我就读书吧,到时候若若就能两眼放光地看着我了,我还能带着若若读书。”

会读书的兄长多值得崇拜啊。

顾宁昭今年四岁,可因为生辰小,今年生辰还没过呢。

三岁启蒙,顾宁昭现在只是跟着陆锦瑶识几个字,还未正经请过先生。

小孩玩心重,这是顾宁昭第一次主动提读书的事。

陆锦瑶隐隐觉得不对,顾宁昭好像以为若若会跟着她们一块儿回去一样。她没法告诉儿子你再用功,若若她也看不见,“那一言为定,反悔的是什么?”

顾宁昭一本正经道:“是王八是狗!我才不会反悔呢。”

临近中午,顾见山从军营回来了,赶着给女儿过满月酒。

顾见山知道郑氏和陆锦瑶来寮城的消息,见郑氏第一面就跪下行礼,“儿子不孝,让母亲不远千里赶过来。”

这是当儿子该做的,当儿媳却不用。

郑氏以前见到顾见山只想哭,现在却想笑,“好了快起来吧,我就来看看若若,谈什么孝顺不孝顺的。”

郑氏把顾见山扶了起来,“我们来这儿客随主便,给若若过完满月就回去了。你和棠儿若若好好的,我也放心。日后若回盛京,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今儿就高高兴兴的,你也别想东想西。”

还有句话没说,郑氏相信顾见山明白,顾家没有谁对不起谁,若非找出一个罪人,那只能是韩氏了,既然如此,说什么孝不孝的作何。

顾见山点了点头,冲姜棠笑笑,又给陆锦瑶行了个礼,“见过四嫂,这是昭哥儿吧,都长这么大了。”

顾宁昭人小,原本有些怕生,可顾见山一开口,他就不怕了,对着顾见山规矩行了个礼,“见过五叔叔。”

如今他还不懂乱七八糟的亲戚,喊五叔叔也是陆锦瑶教他的,其实顾宁昭对顾见山一点印象也没有,毕竟都没见过,不过有一层血缘在,就忍不住想亲近。

而且顾见山看着高大,比顾见舟的肩膀更厚实,仰头看着的时候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母亲说若若妹妹是五叔叔和棠姨家的,那五叔叔可真厉害。

满月酒就这一家子,也没多少人。姜棠在这边没熟人,而佩兰她们还在外头,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

菜也不是特别多,总共八道,够吃就行。若若则是由奶嬷嬷抱过来,给闻闻香味,就当算吃了。

这顿饭吃了许久,饭桌上郑氏说了说侯府的近况,报喜不报忧,“你父亲现在出门和人下棋,偶尔钓钓鱼逗逗鸟。你二哥三哥日子过的都不错,几个孩子也挺长进的。你大哥那边虽然苦了点,但传信回来,说日子挺舒服的。”

与国事有关的郑氏一句都没谈,她也不懂,更不需要顾见山做什么,这回过来,知道他们一家好好的就很知足了。

若非在寮城,郑氏也不能跟若若待这么长时间。

郑氏和陆锦瑶这次过来,也不能一直待着,两人打算再留两日,看看四处的景色,就得回盛京了。

她们不方便久留。

郑氏舍不得,可舍不得也得走。

快吃完饭的时候郑氏问了问姜棠,今年过年是在这儿过还是回盛京。

姜棠道:“今年肯定是要回盛京看看的,但离过年还早,再说吧。”

也不好带着若若回去,到年关若若才半岁,路上太冷了,姜棠怕女儿受不住。

可不回去的话……盛京有生意在,她虽然放心几个掌柜和管事,可真撒手不管也不行。

她作完月子了,也得把生意慢慢捡起来才是。

若问姜棠舍不舍得孩子,自然舍不得,她恨不得一天到晚守着女儿。可是她不能成天围着孩子转,把其他的事全抛在脑后,她不仅仅是若若的母亲,她还是姜棠。

趁着孩子小,该做什么做什么,等孩子大了,可能更离不了人。

再说有丫鬟和奶嬷嬷看着,姜棠能轻巧不少。

回盛京的事,看看再说吧。

满月酒一过,郑氏陆锦瑶回去的事就提上日程了。

郑氏围着若若转,一边带若若一边带顾宁昭,而陆锦瑶清闲下来,就跟着姜棠越城的去杂货铺看了看。

现在已经不是杂货铺了,里面东西很全,天南地北的都有,多是布料瓷器这种好货,价钱并不便宜,实在称不上杂货。

路上有两个多时辰,小半天的时间,过来已经是中午了。

掌柜的见了陆锦瑶明显一愣,姜棠介绍道:“这是小东家。”

掌柜的忙道:“见过小东家,里面请里面请。”

陆锦瑶跟着姜棠穿过铺子,去了后头。铺子里忍实在多,她还从没见过这么多胡族人,难免觉得新奇,可真的是八方同聚。

陆锦瑶看见街上就这么一个铺子,路边还有卖东西的商贩,也有人停下驻足,但都不及这儿的客人多。

铺子里面放了一排有一排的货架,中间留了两人宽的地方,前后各有两个人看着,省着有人把东西带出去,这番安排也是耗费心力的。

铺子不止一次遇见过扒手,偷了东西就往怀里一塞,没被发现的就混水摸鱼出去了,被发现的一口咬定是自己的,最后只能掰扯好半天。

多数人做贼心虚,这样的人好抓掌柜的也聪明,既然是自己的东西,还多此一举来铺子作何,铺子有许多一模一样的。

但也有硬气死不承认的,没有证据,铺子也没办法。

后来,对账算损失,是丢了不少小东西,于是加派人手守在两边。

姜棠看铺子现在的样子,俨然有后世小超市的雏形了,“生意很稳定,来这儿买东西方便。”

陆锦瑶点了点头,她在想这样的铺子能不能在盛京开下去,兴许也成的,去一个地方就把所有东西置备齐,也省得东跑西跑了。

姜棠让掌柜的把账本拿过来,去年十月份开业的,已经开了大半年了。

每月有两千多两的盈利,有小部分是从西北进货卖到别处赚的。

整个

越城就这一家铺子独大,后头跟着许多走商的商贩,从别处进货,然后低价把货物卖给铺子,这样也赚钱的,就是少些。

就这么一间铺子,其他的商人也不好久留越城,自然不开铺子,而许多货物良莠不齐,有人赚钱,也有不少人赔钱。

陆锦瑶心里忍不住惊叹,“胡族人崇尚御朝文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越城的。”

两族交好,互通往来,但是大部分胡族人仍是住在草原深处。

就是不知日后如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