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蒹葭苍苍
第五闻休难以接受,立刻就要冲出去找镇国公,却被殷衍之拉住。
“闻休的好意我心领了,国家大事不是儿戏,父王不会收回成命的。”殷衍之自嘲道:“不过是去幽云城待几年,听你说的,朔鸿之地多豪迈剑客,说不定我还能学一手好剑术。”
“那群匪盗之徒算什么豪杰,跟他们有什么好学的!”第五闻休气恼地坐下,他认真一想:“既然已经定下,那我这就去找我阿爹挑选护卫,王上半年前降低了从军年岁,我去给你挑几个差不多岁数的,路上给你解闷。”
“那就有劳第五世子了。”
“跟我客气什么。”第五闻休怔怔地望着殷衍之坦然自若的笑颜,不禁拧眉,他稍想片刻:“既然你想去宫外,今天就跟我出去好了。”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吧。”殷衍之说罢便要走。
“殿下!”第五闻休连忙拉住她的衣角,低头恳求:“明日之行,莫让臣为难。”
殷衍之长叹,静默良久:“我不想去,你是知道的。可是离了青都,又能去哪儿?”
第五闻休抽回手,退身行礼:“多谢殿下,臣这就回去恭候殿下。”
殷衍之回到露霜宫,王后和阿陌都知道她要去朔鸿,王后特意让人做了她喜欢的菜,陪她说了很多话。
至于她的母妃,非是让宫人过来传话,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关心话。
用餐过后,王后让她回秋水殿去见一见生身母亲。
可殷衍之一回去,宫人就告诉她,惠夫人带着她的九弟去放纸鸢了。
她等着母妃带弟弟回来,等得快睡着了,她想不通,为什么放个纸鸢要花费这么多时间?
可当她看见母妃笑盈盈地抱着九弟时,心中如点墨坠水,只需一滴,就不再清明。
“阿衍,你来做什么?”惠夫人放下儿子,蹲身指着殷衍之教道:“阿敬,这是哥哥阿衍。”
“阿衍哥哥好。”
“苏王后让我来跟母妃辞行,儿子不日便要前往幽云城,来日能否相见,全看天意,还望母妃身体安好。”殷衍之甚至没看一眼亲弟弟,“儿子已用过晚膳,先退下了。”
“好,你先去休息,明天再说。”
“儿子明天要和镇国公世子外出,母妃若有什么要叮嘱的,不妨现在告诉儿子。”
“没什么要说的,你只管顾好自己。”惠夫人倏然想起什么,猛地叫住殷衍之:“阿衍!”
“母妃?”
“好自为之。”
“是,儿子告退。”
阿陌在偏殿收拾东西,她脸色很差,眉头紧蹙,时不时叹气,看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
殷衍之倒是神色如常,她回殿后去看自己养在笼子里的鸟。
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开鸟笼,她将它放出去了。
她瘫软在床榻上,一丝一毫的力气都不想再动。
阿陌最先受不了,她哽咽道:“就不能再去求求王上吗?非得要殿下去朔鸿?朔鸿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我们也不是没听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我不知道。”
殷衍之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并不想去,她甚至也不想留在露霜宫,不想一抬头就是毫生气的珠帘,终日对着早已看烂的风景。
她好奇宫外是什么样子的,青都之外又是何种风光,奚青之外的天下又是如何风情万种。
不如就趁这段时间亲自看上一看。
月光倾泄而来,殷衍之打开窗户,拾得满地银白。她守在一盏烛灯前发呆,摇曳烛火在铜镜前映出一张稚气未脱的脸。
镜中人不像宫里其他女子,没有粉黛画眉,没有娇艳桃唇,长得十分英气,雌雄莫辨,可她的的确确是个女孩子。
夜风吹拂,眉宇间碎发飘摇,殷衍之喃喃道:“我身上竟然看不见一丁点儿母亲的影子。”
她忽的再半点睡意,端起烛台想去找阿陌说会儿话,却没在房里见到阿陌。她吹熄蜡烛,沿着记忆里的方向找去。
值夜的宫人大多睡意朦胧,殷衍之步履轻缓,即便遇到醒着的宫人,也是立刻比出嘘声的手势。她在秋水殿徘徊许久,最后在母妃的主殿里听到了阿陌的声音。
“夫人何必多想?”
“我没有多想,她是我的孩子,母子连心,她心里想要什么我能不知道?”
惠夫人不免回忆起殷衍之幼时,她的孩子总是远眺秋水殿外高飞的鸟儿。
不知何故,她们捡到一只刚孵化的雏鸟。它太小了,没能跟着父母翱翔天际,阿衍就养了它,但阿衍从来不把它从鸟笼里放出来。
鸟儿日渐长大,显得笼子越来越小,整日扑腾翅膀想要飞出去,弄得一地黑羽,她问阿衍为什么不放这只鸟儿走?
小阿衍神色淡然:“等到合适的时候,它自己就飞出去了。”
今日,殷衍之把这只鸟儿放飞了。
“她从小就喜欢望天发呆,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那孩子想要自由自在,眼下出宫就是最好的机会。”
惠夫人深深叹气:“她不安分,喜欢找你打听她父王和哥哥们的事情。直云宫最尊贵的那个位置,只要有太子在,她一辈子也坐不上去,可是你以为她不想吗?只有最绝对的权力,才能给她最绝对的随心所欲。我不如亲手断了她的念想,免得日后酿成大。她想要的非就是不受拘束,换个地方不也一样?”
“可这样对一个孩子来说,未免太过残忍,您可是她的亲生母亲。”
“所以阿陌,你得看住衍,别让她做出格的事,老老实实地去朔鸿,王上怪罪下来,谁都承担不起……”
殷衍之默默回到房间,把自己裹在被子里,双手徒劳地捂住耳朵,直到眼泪掉下来,这才平息了内心的焦躁,以及心底深处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