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一)
起来吧,把头脸露出来,让我先看看你的情况。”
病患不敢:“道长就不怕自己染病吗?”
孙思邈一笑,挥手指向身后的竹屋和出入其中的病患:“若是害怕,我为何要建起这偌大的医治之所?你若想在这里住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信任我。”
“你们将性命托付于我,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病患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不管能不能治愈,道长恩德,永世难忘!”
画面隐去,苍老的旁白声又响起:
“予尝手疗六百余人,瘥者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所以深细谙委之......”6
《千金要方》一书中“恶疾大风”卷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了天幕上。
......
夏无且不顾始皇帝在侧,往前面疾步走了一段,只恨不得离仙画再近一点,将孙思邈治病的手段看得更清楚一些。
“治愈的人十分有一!”他激动的转向嬴政,甚至忘了礼仪,“假若为真,这已经堪称神迹!”
王翦在旁皱眉:“十个里面只能治愈一个,这并不算高吧?”
夏无且苦笑:“将军,你可知现在的染疠之人,只能在迁疠所中等死?或土埋,或水灭。从迁疠所成立以来,进去的不知凡几,即使十个里面只能治愈一个,也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扶苏点头:“的确,他们每一个都是我大秦子民。”
李斯忽然道:“可是,咱们的医工,可能像这孙思邈一般,做到和病患同吃住?”
他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包括夏无且。
嬴政看了看众人,淡淡道:“之后再议。说不定仙画对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李桓英医生!】
【李医生原本是世卫组织的官员和专家,
在国外拿着高薪,
但是六十年代的时候,她毅然决定要回国发展,报效祖国。】
【之后她一直从事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然后第一次接触到了麻风病。】
年轻的李桓英随着传染病研究所的同事一起去乡下查看情况。
到一处村子前,同事将自己全身上下裹得紧紧的,只露出了两只眼睛。
她提醒李桓英:“这村里面可全都是麻风病患者,你要做好防护措施,千万不要接近他们。”
李桓英啼笑皆非,只戴了口罩:“麻风杆菌也没那么可怕,它的传染性其实不算强,只要做到戴好口罩勤洗手,进出换衣服,完全是可以防护的。”7
但同事不信,去到了麻风村里面之后离病人远远的,连发药都是拿小木棍拨了过去。
......
戴好口罩勤洗手!
孙思邈的弟子嘀咕道:“原来这东西叫做口罩。”
之前仙画中后世的医生出现的时候就闪过了几个戴口罩的画面,他现在才懂是什么意思。
孙思邈赞叹:“飞沫......掩住口鼻,的确有效。”
飞沫不难理解,偶尔遇到几个情绪激动之人,那唾液沫子都能直接飞到脸上。
有了这东西,倒是省掉很多诸如此类的烦恼。
原来那“麻风杆菌”是通过这个传播。
他也得找村中的绣娘做一批出来才行。
他心中一动,同样是病菌,不知道之前的鼠疫和天花,口罩是不是也能发挥作用?
而秦朝,被李斯问住了的夏无且松了一口气,觉得仙画简直就是自己的救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为何叹气。
后世的治疗方法如此有效,
但是他们却根本学不了,
没法学!
仙画中闪过的那个药物,根本不是草药,而是诞生于那些奇怪的透明的瓶瓶罐罐里。
他们就算是想要抄也抄不来!
因为根本看不懂是如何操作的。
汉武帝刘彻在听了被召来的太医解释后,也才明白过来。
他忽然想起之前后世女子感慨的那句“一步错,步
步错”还有她之前也曾经说过的“现代科学里面,一环套一环,所有的学科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刘彻之前不以为意,现在才真正的若有所思。
就算是他只想要制出火药来对付匈奴,只想要达到后世的亩产,但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帮助,或许也无法成功。
刘彻一时之间觉得,这事情实在太麻烦,不如躺平。
当仙画不存在,继续顺着历史的路子走,将匈奴赶出中原,继续当自己武功卓著的汉武帝不好吗?省得一会儿操心这个,一会儿操心那个。
当然,人头税还是别加了,容易被天下人骂。
骂一骂还好,现在他们是真敢造反。
但这个念头刚在心里露头,就被刘彻自个儿给摁下去了。
他一直觉得,为什么自己父亲的朝代,祖父的朝代没有仙画?偏偏就选中了他?
肯定是因为他是特别的啊!
他是被上天选中的,上天正是让他好好的看看仙画,然后当个“千古一帝”,这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
他不折腾个几回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上天?
刘猪猪心里跑题已经跑到八百里外了......
......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这些都是后续的意外之喜,不足一一道来。
......
【除了这些光环之外,孙思邈身上还有一个历史谜团,那就是他到底活了多少岁?】
天幕前的观众,无论是百姓还是达官贵人,迅速的抬起头来。
这个事情,大家都很感兴趣!
孙思邈的弟子忽然问他:“师父,您今年到底多少岁了?”
他拜师的时候,师父就是这副须发皆白的样子,这么些年过去了,还是这副样子。
孙思邈一笑,诙谐的眨了眨眼睛:“你猜?”
弟子:......
【历史上有四五种说法,最长的是142岁,最短的是101岁,反正没有低于100岁的。他的出生之年不确定,但是卒年是有记录的,死于唐高宗永淳元年。】8
【生生的熬走了李世民,还差点就熬走了他儿子。】
【现在史学界比较倾向于孙思邈只活了101岁。】
......
嬴政很想再把自己面前的那张案几给掀了。
忍不住在心里咆哮:什么叫做只!
活了101岁还是“只”!
这让一路虔诚,求仙问药,最后还早死的他情何以堪?!
和他有同样心思的还有刘彻,差点要不顾帝王的威仪对仙画翻个白眼。
只有李世民,忧愁的看着李治。
儿啊!你怎么也没活久一点时间啊!
长孙后更是要掉下泪来。
倒是李治,安慰父母道:“父皇,母后,是孙道长实在是太能活了!”
谁也不知道孙道长到底是活了多少岁,万一真是活了一百三,一百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但是在古代来说也都算是长寿。】
......
天幕上,后世女子的语调是轻描淡写的,似乎平均年龄八十多岁并不是什么太了不得的事情。
但古人们却受到了大刺激!
每个人都只能活到八十岁是什么概念?!——如果路小柒能听到他们的讨论,肯定会激动的解释,平均预期年龄并不是指每个人真的都能活到八十岁啊!
大误!
但在平均年龄可能只有三十岁左右的古代,八十岁真的属于要仰望的程度。
“八十啊!”
嬴政酸溜溜的道。
他要是能活到八十,何必去寻仙问药呢?
即使是宋朝,在赵匡胤的年代,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八十岁的老者都是非常少见的。
他对身边近臣说道:“昔日,唐高宗曾大赦天下老人,百岁以上者扳授下州刺史,九十以上者板授上州司马,八十以上板授县令。这要是按照后世之人的年龄来,恐怕这县令要满天下了!”
虽然是笑着说的,但酸气四溢。
“陛下,还是要大力的发展医疗才行啊!”近臣上谏道。
这长寿可是关乎到所有人的福祉。这样的上疏绝对不会有什么人会坚决反对。
赵匡胤重重点头:“爱卿说得对!”
他现在可惜命得很。
......
【而另外几个因素,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气候条件占7%,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就是吃得好不好,心态好不好之类的因素了,就像是想得开乐观的总是比悲观主义者要活得久。】
【这里不多说。】
虽然所有人都在心里暗自
咆哮,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