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杏花村
通常种果树想保持盈利,一般都是选些晚熟稀有果树品种,发挥高山优势,在海拔500到1000米之间栽种。
江市平均海拔四百多,柳家嘴是建在丘陵地区的山村,海拔肯定超过五百。
加之后勤部山区大概也有个小两百米高,周围都比较平坦,种果树条件极好。
唯一可惜的是,后勤部的土质差了些,平均土质也在良土左右,偶有那么几片地区是佳质土。但种植果树肯定是浪费了,只能拿来培育中药材。
王离目前的打算是,既然都动土了,那干脆直接建个果树园,在离山路最近、光照最充足的缓坡一面,引水上山。
恰好周围有老防护林协调果园生态环境,能保住水土,果园顶部也得保存涵养林,不能全面开发。免得栽种个几年,土地肥力弱了不说,水土还全流失了。
排蓄水系统建设方面,吴溢这小子是专家,帮王离定制了一整套方案。
先在园区梯地内侧排水沟上,每隔一定距离,对稀植果树可在植株位置相对应的沟段开挖竹节沟,并在园地中上部道路交汇处,建造若干个埋设在地下的,由过滤小池和主池相连组成的自流式蓄水池。
王离问吴溢跟着林教授专门研究种菜,怎么会了解林地开发的知识。这小子恬不知耻地说道:“咱们学校又不是只有林教授一个教授......技多不压身嘛。”
听这话,王离知道这小子平常肯定没少去别的老师那剽窃成果。
不过吴溢知识量丰富,倒是出乎王离意料。
原以为就是个傻小子,原来搞学术还真有一套。园区上半年的排洪防涝和下半年的蓄水抗旱,就全靠他设计的这套系统度过了。
果树选种方面,小赵很快帮他联系上了一个大果苗商,对方手底下资源丰富,体量少说也得是万亩山地的级别,以王离的订购量,对方本来是绝对瞧不上的。不过,估计小赵和对方透露了一些消息,让这位大佬对王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让小赵搭桥,说想亲自见见他。
“不能不见吗?”王离颇感为难。自己只是买个树苗,何至于此。
小赵在那边苦笑:“张总说,想选种就得跟他吃个饭,怪我多嘴,早知道就以公司的名义买了......”
这小赵主动认错,王离也不好说他什么,再者选种是他自己要求的,怪不得他说。
毕竟果树生长周期太长,能节省一轮升级周期自然是最好。
要是在市场批发树苗,绝大部分都是良品以下,想从中挑出50株同种佳品果树,亏了王离的老命也未必能凑得齐。
因此王离才拜托小赵,能不能帮他找找大果树商,最好是允许自己挑种的。以至于导致现在的状况。
没法,为了节省时间精力,王离不得已只好到城里应酬一番。
小赵通知王离,时间约在周末,地点是城里一处叫杏花村的饭馆。
饭局当天早上,王离还在和吴溢拓土建果园,忙到中午,看看了手机时间,大概也差不多了,匆匆清洗一番,拿洗脸巾在脸上抹两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就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