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秋风萧瑟紫禁城(中)
他们是:
德楞泰,丰台大营总管,蒙古正黄旗副都统;
额勒登保,通州大营总管,满洲正黄旗副都统;
勒保,密云大营总管,满洲镶红旗副都统。
这三人都是四五十岁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都曾出任过总督、巡抚、一省或几省提督抑或满城将军的高位,突然将其调回京城担任三大营的总管,显示了弘历对现状的忧虑。
眼下特鲁琴军虽然占据了北塘港以及附近十里地的地方,但尚未有下一步动作,故此三大营的总管才有机会与会。
三人中,德楞泰、额勒登保都以勇力闻名,只有勒保素以智计闻。
果然,阿桂话音刚落,勒保便看了看左右,心道只有自己先说了,不可能让圣眷日隆福康安、明亮等人先说,而汉人大臣都是文官,除了犯言直谏以及文采风流外对兵事一无所知,说了也是白说。
“皇上,阿哥,阿大人,末将先说吧”
见到阿桂鼓励的眼神后,勒保说道:“虽然蛮贼来了几路,但最急迫的还是天津这一路,眼下他们有七万人马,实在不敢小觑,以前,我三大营各有五万左右的兵马,经过洋人的建议后各裁汰了两万人,如今都只剩下三万人”
“别的不说,通州大营首当其冲,若是蛮贼倾巢而来,以彼等火器之利,通州大营恐怕抵挡不住,而通州又扼控漕运要道,一旦此地失陷,蛮贼就可利用其水上的优势直抵京城!”
“根据末将的了解,蛮贼近几年又将那什么蒸汽机装在了平底船上,大运河都可行走无碍......”
阿桂说道:“那你的建议呢?”
勒保说道:“广州、江南、东北蛮贼的军队较少,先不用顾虑那里,但蛮贼在这里汇聚了这么多军队,显然暗藏祸心,不得不防”
“故此,末将建议,放弃三大营,让其全部退入京城协助防御......”
此话一出,大殿里便是嗡声一片,显然对他这个建议很是不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勒保原本想说原因的,无非是三大营号为大营,实际上在面对拥有强大威力火器的特鲁琴时几乎没什么防御力,不如退入城墙高大坚固的京城加强防御力量。
但如果他这么说了,势必会遭到都察院那些腐儒的声讨,但以阿桂这位领班大臣的眼界肯定是知晓的。
果然,此话一出,立时就有几位文官出列大声指责他,显然都是些满洲人,汉人自然是不敢的,谁敢平白招惹一个满洲镶红旗副都统啊。
副都统,实际上行使着都统的权力,因为都统之位都是由亲王、郡王、贝勒兼任着,平时根本不管事。
阿桂朝着这几位瞪了一眼,他们吓了一跳,立时就返身回去了。
明亮说道:“勒保大人所说,臣十分赞同,并不是我大清满洲铁骑怕了蛮贼,而是蛮贼火器实在太过厉害,而三大营的部队刚刚整编不久,虽然已成军,但若是在野外与蛮贼交战恐怕还力有未逮”
“不过,蛮贼骑兵也颇多,其放在野外的侦骑也不少,加上各地的密探,我三大营一旦调动,肯定逃不过他们的耳目”
“故此,微臣建议,以前从三大营裁汰下来的人马都并入了步兵统领衙门,实际上都在自家待着,不如这样,趁着夜色让这些人返回三大营,接替三大营整训过的精锐”
“为了不让蛮贼窥探到虚实,可以让这些人在白日进入三大营,而让精锐在夜晚离开,造成我等正在不断加强三大营防御的假象”
阿桂问道:“三大营有大量的火炮,不可能全部扔给步兵统领衙门的人,就算在夜间携带的动静肯定极大,蛮贼不可能不知晓”
明亮点点头,“这一节微臣已经想到了,时下蛮贼正在疏浚蓟运河,而海河已经被我们堵了二十里,疏浚起来至少要花费一个月的功夫,此前,我们何不提前利用船只将那些火炮运到京城?”
“为防蛮贼破坏,运输时派出大量骑兵予以护卫,又在夜间,彼等不知虚实,肯定不会派出大量骑兵前来阻挠的”
“而且,我三大营各有一万精骑,在夜间碰到蛮贼骑兵应该也不惧吧,根据微臣的了解,蛮贼的部队虽然都是骑兵,但真正能作战的只有三成,而且他们极重水路,否则也不会花费大力气疏浚运河”
“时下通州附近还有大量漕船,赶紧将火炮、炮弹、火药运到京城吧,一旦蛮贼打通了水路,这些漕船恐怕不会为我所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