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多情薄何人能懂
当一个男人心里空虚的时候就喜欢在喜欢的人面前找点画面求人家施舍安慰,于是他选择在客厅里喝酒,打开电视柜上的小彩灯,用手机外放陈奕迅的倾城,这昏昏暗暗的环境竟显得颇有情调,他手中4块钱一听的啤酒也能喝出82拉菲的逼格。边喝边唱边盼望,盼望着一会儿回家的少婕看他这副德行能跟他搭两句话。
恍恍惚惚两个小时过去了,酒喝了四个,菜也吃的只剩塑料袋了,连陈奕迅也把手机唱没电了。易高扬就好奇为啥这少婕还没回来,以往8点多点就回来了,现在都9点多了。易高扬坚持着不睡,又干巴巴的等了一个小时,少婕还没回来,易高扬在酒精的催促下,劳累的身体也熬不住了,在沙发上呼呼的睡着了。
晚上十一点钟少杰才回来,她急匆匆的进了门,顾不得看沙发上那位一眼,就进了卫生间哗哗的吐了。她的脸上不像以往挂着笑容,而是铺满了泪痕。
今天下午她的男朋友王建从老家过来了,两个人是长达七年的异地恋,一个在维京努力追梦,一个在老家读研深造。王建是雍安省麒麟市的一个老板的二儿子,跟少婕是老乡,两个人是大学同学,在四年级才决定在一起的,因为少婕的父亲常年在维京打工供她上学,她心疼父亲才来维京发展,王建作为一个热血的纯爱战士,也支持少婕的做法,并且向少婕承诺不管怎样都会做她坚实的后盾,这令少婕深受感动,两个人约定在王建读完博士后就来维京相聚。少婕的父亲在四顺区的一家建材公司已经干了四五年了,少婕就在四顺区找了个房产工作,因为她学的就是市场营销这方面的,当时和父亲在城中村里租了个小屋子相依为命,父女二人为了改善生活和命运,一心都扑在工作上,现在父亲的职位高了,成了公司的骨干了,挣得钱也多了生活也就没那么紧巴了,而且前几年少婕刚入行不久就赶上了维京房市的大火,她当时也跟着尝到了甜头也没再换工作。在少婕的劝说下她的父亲找了一个新老伴,她则自己搬出来住在离门店所在的罗曼三区。房价的跌落之后,少婕也从买卖房子转成了租赁房子。
少婕父女的生活过的是越来越好了,但是异地恋的痛苦对于王建来说却越来越难以忍受下去了,少婕刚来维京的时候和他的联系很密切,经常通电话发微信,但是日子久了,就没有那么勤了,加上工作又忙,房产工作人员本来通讯录就很乱,有时候消息隔天才回。王建作为一个发芽的种子总觉得这人不在身边总是有些缺憾。像他这种条件的根本没必要苦苦的等待,所有朋友都劝他尽早结束,时不时问问自己,连他自己也会动摇。但是他对少婕的喜欢和当初的那个约定让他坚守着这份爱情。
今天他的到来让少婕倍感惊喜,因为学校的组织来维京学习,王建特意请半天假来到了四顺区和少婕见一面,但是久别重逢的两个人,他们之间的感觉好像演成了偶像剧里男女主角初次相见般的扭捏,再也回不到四年前互相撑伞的下雨天了。在不太轻松的聊天中,他发现易少婕已经完全褪去了校园时期的青涩,身上多了几分社会气息,不仅能言善辩,把一切都讲的头头是道,好像还患上了社交牛逼症,都有点不认识了。而他呢,每日对砚枯坐,俯仰乾坤,还是当初的那个心态并没有太多变化。各自选择的现实把他们俩拉的越来越远,以前以为只是实体,现在看来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了。
少婕的表现总是那么热情,她不像王建那么心窄,领着他从福山公园转到商业街,从彩虹桥又来到美食大街,路上给他介绍了许多当地的好吃的好玩的。王建也没来过,表现有些木讷,附和着她,并没有多开心,时不时的来个笑脸以示自己在认真听讲。两个人就这么若即若离的逛街,吃饭。等到晚上九点,王建跟少婕表示要回去了,不然赶不上酒店入住了。在地铁口临走时少婕还笑呵呵的送他一束花,给他买了许多吃的,两个人在地铁口的明灯下挥手告别。看着渐渐下沉的王建,少婕猛地一转身,就感觉自己脸上烫滚滚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七月初的夜空是那么的纯净,在政府大力的管控下,维京城的星星终于有机会露面了。入夜的轻风把马路上的所有闷热的湿气都挥发起来,粘在所有夜行人群的皮肤上,与他们的汗水混作一团。嗡嗡的蝉鸣,盛开的花草,仲夏的氛围让除了除少婕以外所有生物都变得躁动不安。而此时她独自在水凌河边上的露天酒吧里借酒浇愁,为了掩盖心中的悲凉,她点了四杯血腥玛丽外加一碟油炸鸡米花,酒吧的老板也认识她,劝她少喝点,但是这脾气上来了谁也不服,说啥就要喝,“四杯不够,给我预备第五杯”。确实,这种时候想的再多确实不如一醉方休让自己暂时失忆。从九点半一直喝到十一点钟,少婕才晃晃悠悠的回了家。她的酒量不是很好,刚进小区就开始呕吐,靠着走路的惯性回了家,冷不丁的喝这么多酒,胃里真是越来越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