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 第355章 缘起缘灭皆在一念之间

第355章 缘起缘灭皆在一念之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师太,”沈桃桃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柔和却不失力量,“桃桃今日冒昧前来,并非有意搅扰佛门清净。同为女子,我深知在这世道立足之艰难,更不会行那为难女子之事。此番前来,是真心实意想寻求一条生路,一条能让更多人活下去的生路。还望师太明鉴。”

师太缓缓睁开眼,那双看透世情的眼眸落在沈桃桃身上,她轻轻叹息一声,“沈姑娘之心,老尼岂能不知?你以女子之身,扛起北境重任,安抚流民,抗击瘟疫,仁德之名,老尼亦有耳闻。”她话锋微转,指尖一颗颗拨过乌木念珠,发出沉稳的嗒嗒声,“然而,宇文施主之心,早已非寻常心境可度。她心若千年寒潭,内里冰封着难以化解的尘缘孽债。那心锁……沉重无比。沈姑娘虽怀菩提慈悲心,恐也难以轻易渡她心中那片无边的孽海。”

沈桃桃并未因这番话而气馁,她微微前倾身体,眼神更加明亮:“师太所言极是。心锁沉重,非外力可强开。佛家讲缘法,桃桃深信,万事万物,缘起缘灭,皆在一念之间。我此番前来,并非妄图做那强行渡海的舟楫,只想成为一缕引缘之风。风过无痕,若能吹动寒潭一丝涟漪,引来一线天光,或许……便能窥见转机。至于能否渡海,端看宇文施主自身造化,桃桃不敢强求,亦不会强求。”

静玄师太凝视沈桃桃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沉默良久,终是缓缓点头:“也罢。沈姑娘既有此心,老尼便为你引见一番。只是切记,缘不可强求,言不可冒进。”

“桃桃明白,多谢师太成全。”

午后,藏经阁内光线幽暗,唯有几缕阳光从高窗斜射而入,在布满尘埃的空气里划出清晰的光柱,空气中弥漫着陈年书卷和淡淡墨香的气息。

宇文玥独自坐在靠窗的书案前,一身素白僧衣衬得她身形纤细,墨发仅用一根木簪松松挽起。

她正垂眸抄录经书,笔尖在宣纸上移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姿态优雅而专注,但周身却笼罩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一切隔绝开来,只余下一种深入骨髓的孤寂。

沈桃桃放轻脚步走近,并未出声打扰。

她看到砚台中的墨汁将尽,便自然地挽起袖口,拿起一旁的墨锭,注入少许清水,动作轻柔地研磨起来。

她的动作流畅而安静,仿佛本就该在此处。

宇文玥似乎察觉到来人,但并未抬头,执笔的手稳如磐石,继续着她的抄录。

沈桃桃的目光落在她笔下的字迹上,那字迹清瘦有力,带着一种拒人千里的冷峭。然而,当笔锋行至“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一句时,沈桃桃敏锐地捕捉到,那原本流畅的笔触有了一瞬间极其细微的凝滞,一个墨点随之在“怖”字旁稍稍晕开。

沈桃桃心下了然,却不动声色。她继续研磨,直到宇文玥一篇经文抄录完毕,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

沈桃桃这才缓缓直起身,目光扫过书案上那卷墨迹未干的经文,语气平和地开口,“经文义理精深,抄录时可静心凝神,涤荡尘虑。只是……”

她似有无尽感慨,“经文能渡己心之苦厄,却难解世间苍生倒悬之苦。宇文小姐字迹空灵飘逸,笔锋深处却隐见筋骨,想必心中并非只有青灯古佛,亦藏有万里江山,黎民丘壑吧?”

话音落下,沈桃桃不再多言,微微颔首,便转身悄然离去,仿佛只是偶然路过,留下一句无关紧要的感叹。

在她转身的刹那,宇文玥的手微微一颤。

她依旧没有抬头,目光死死盯着宣纸上的字迹,那句“倒悬之苦”,那句“黎民丘壑”,轻轻叩击在她心防最脆弱的地方。

备用网址点击保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