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 第792章 援兵至,尴尬的气氛

第792章 援兵至,尴尬的气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彻几乎将整个上半身都伏在了马背上,脸颊紧贴着黑风温热的颈侧。

好在黑风的步伐稳健,让李彻维持着平衡,才不至于坠下马去。

天际线上,镇江城的轮廓依然遥远而模糊。

从黎明破晓时分,一路疾行至黄昏日暮,他已经记不清在马背上颠簸了多久。

疲惫如同潮水般阵阵袭来,两个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不住地打架。

每一次眨眼都要用尽全身力气,精神和肉体都已逼近崩溃的边缘。

李彻总算找回了,高中课堂里那种极致的困意。

足足十多个时辰未眠,加上精神高度紧张,又经历了一场场生死战斗,这几乎是在挑战人类生理与心理的极限。

他只觉得头脑昏沉,耳边嗡嗡作响,周遭的一切声音都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水幕。

队伍中,大多数士兵的状态也与他相差无几。

个个面色灰败,眼神涣散,完全是凭借着对统帅的信任在强行支撑。

行军队伍沉默而压抑,只剩下杂沓的马蹄声和粗重的喘息声回荡。

反观李霖、胡强、赢布,乃至年过花甲的卫国公朱纯以及其他几位武勋将领,却依旧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

李彻恍惚间想起,自己曾在史书上读到,古代猛将常有连续数日鏖战不眠的记载。

他当时还觉得,这未免有些违背现代医学常识,人类怎么能有这么强的耐力,八成是写史者夸大其词。

但如今亲眼见到六十多岁的朱纯,在经历了一整夜的亡命奔袭和激烈冲杀后,依然能稳稳握着那柄沉重的大刀。

李彻不得不信服,这世上的确存在天赋异禀的将才,体魄与意志都非常人所能及。

至于那些随行的武勋家眷,情况则更为糟糕。

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贵人,何曾吃过这等风餐露宿、担惊受怕的苦头?

此刻大半数人连独立骑马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由忠心耿耿的家仆或亲兵背负着前行。

他们的存在,极大地拖慢了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使得这支疲惫之师更加举步维艰。

身后的地平线上,烟尘时隐时现,帝都的追兵从未放弃,一直远远地吊在后面。

之所以尚未被其追上合围,全赖李彻、李霖、朱纯三人先后率队返身冲锋,一次次将追兵的先头部队打散,才勉强赢得了这点宝贵的喘息之机。

李霖策马靠近,看着李彻萎靡的神色,关切地问道:

“老六,还撑得住吗?”

李彻用力眨了眨干涩的眼睛,强行挺直了些腰背:“还行,能坚持。”

李霖眺望着远方,那片依稀可辨的城池阴影,语气凝重:“镇江乃是控扼南北、锁钥长江的重镇,城高池深,必有重兵驻守。”

“我们现在人困马乏,想要强攻下来,怕是难如登天。”

李彻微微颔首,并未否认。

镇江矗立在长江与运河交汇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长江天堑在此奔流,前朝未能彻底贯通的运河体系也在此交织。

同时,此地更是南方世家门阀的大本营。

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世家在此经营数代,根基深厚。

“眼下只能期盼帝都的消息,还未曾传到此处。”

李彻叹了口气,轻咬舌尖,让自己更加清醒一些。

李霖却摇了摇头:“虽然追兵被我们暂时击退,但帝都可以派遣轻骑斥候抄小路捷径送信。”

“镇江与帝都近在咫尺,驿道通畅,他们不太可能还没收到风声。”

由于此刻李彻状态极差,李霖反而比他思考得更全面。

李彻拿起腰间的水袋,仰头灌了一口冰冷的清水,刺激一下近乎麻木的神经。

“既然如此,那就设法避开城池了,要尽快联络上在长江水道的海军。”

“然后沿江寻找合适的渡口,只要登上战舰,我们便安全了。”

虽然镇江有长江也有运河,但运河一直没能完全竣工。

这条运河就是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全线贯通已经是元代的事情了。

直到明、清两代时,才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走运河行不通,还是得想办法从长江入海,然后再回到奉国。

李彻话音刚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前方传来。

李彻瞬间警醒,强压下翻涌的疲惫。

身旁众人也条件反射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紧张地望向声音来源。

只见一名哨骑正从远处疾驰而来,口中高声呼喊:“殿下!前方发现不明骑兵!”

李彻立刻沉声问道:“多少人?打着什么旗号?”

哨骑猛勒缰绳,喘着粗气回报:“约数百骑,队形散而不乱,正在向我方搜索前进,未曾看到任何旗号!”

没有旗号?

李彻心中一沉。

莫不是帝都方面派出的骑兵,前来拦截?

还是镇江守军派出的游骑?

备用网址点击保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