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穿越1962我以八级拳打天下 > 第417章 搬运工

第417章 搬运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那些急于完成产值指标、清理库存换取账面业绩的苏联官员眼中,华兴的行为简直不可思议,更像是天降的“冤大头”。

一次,在乌拉尔地区的一家大型冶金联合体,

负责人卡诺夫厂长握着赵安的手,用力摇晃,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亲爱的赵!你们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这些钢材放在这里,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还要占用仓储和维护费用!

现在好了,我们完成了计划指标,工人们的奖金也有了着落!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

他和他系统内的同僚们不会知道,华兴支付的那些巨额卢布,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只看到,华兴没有动用宝贵的外汇,支付了符合规定的“合法”卢布,完美地帮他们解决了眼前的困境。

他们热情地为华兴办理着各种繁琐的手续,甚至将华兴视为帮助庞大系统艰难维持运转的“自己人”和“救星”。

他们浑然不觉,华兴正在用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资本运作方式,悄然地、系统地搬空这个帝国最赖以起家、也最为坚实的工业根基。

一场静默却规模空前的资产大转移,就在西方资本于台前喧嚣争吵的盛宴背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那些以近乎废纸代价购得的特种钢材完成装船,华兴真正的"点金术"才刚刚揭开序幕。

这些承载着苏联工业最后荣光的远洋货轮,载着远低于市场价的运费合约,缓缓驶向东方——那个正在苏醒的巨龙故土。

"董事长,首批五万吨特种钢材已抵达鹏城港。"

赵安在越洋电话里的声音难掩激动,"按您部署,两万吨已快速变现,另外三万吨优质合金钢正分批运往华兴精工和各分公司的生产基地。"

这个看似寻常的调度背后,藏着刘光天深远的谋局。

这些被计划经济禁锢的优质工业材料,在他眼中不仅是套利的工具,更是滋养华兴制造业根基的珍贵养分。

当西方资本还在为矿产所有权争得头破血流时,华兴已经将实实在在的工业命脉握在手中。

资本的舞步并未停歇。

刘光天站在悬挂着巨幅世界地图的墙面,目光在欧亚大陆间流转:

"让变现的资金立即在内地采购——服装、食品、电子产品,凡是苏联市面上紧缺的,统统纳入采购清单。"

他的指令清晰而果断:"将这些商品尽快运往列宁格勒、敖德萨,通过我们建立的渠道投放市场。"

当这些来自东方的商品抵达苏联境内,立刻在黑市掀起抢购狂潮。

那些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求而不得的日常用品,此刻成了最硬的通货。

短短数日,这批货物就以惊人的价格被抢购一空,回笼的资金远超初始投入。

完成这个完美闭环后,华兴手中的卢布不减反增,如滚雪球般持续膨胀。

他们巧妙地借助这个庞大帝国的体制漏洞,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资本循环:

用贬值的卢布换取优质资产,将部分资产转化为现金,再用现金采购商品回流转卖,最终获得倍增的卢布继续下一轮收购。

赵安审阅着节节攀升的财务报表,不禁感叹:"董事长,这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

刘光天站在窗前,凝视着莫斯科冬日的街景,唇角泛起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点石成金的魔术,有的只是认知层面的差距与制度之间的套利空间。

我们不过是在历史进程的缝隙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搬运工而已。”

备用网址点击保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