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清宫秘史十二章 > 第165章 千叟宴

第165章 千叟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乾隆五十年正月,乾隆皇帝操办了一场规模宏大、声势浩大的“千叟宴”,

其明面上是为庆祝重孙的诞生,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则是向天下宣教“百世孝为先”的理念,大力倡导以“敬老”为荣的风气。

在历史长河中,“千叟宴”堪称清代宫廷最富传奇色彩的盛宴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康熙时期。

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康熙为庆贺自己六十大寿,于畅春园举办了首次千叟宴,

届时广邀各地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两千余人赴宴。

这场宴会意义非凡,它打破了森严的阶层界限,无论退休的高官,还是种地老人,齐聚一堂,共同为皇帝祝寿,场面既宏大又洋溢着温馨。

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年逾花甲的康熙帝,在乾清宫再度举办了千叟宴。

彼时,他已至垂暮之年,却与老人们一同饮酒赋诗,尽显一代帝王的儒雅风范与仁爱胸怀。

这两次千叟宴为后世树立了典范,成为清代宫廷以 “孝悌”为主题,同时彰显国家昌盛的一种独特宣传方式。

乾隆皇帝一生对祖父尊崇备至,对祖父开创的千叟宴更是情有独钟。

他效仿祖父,同样举办了两次千叟宴,分别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 年)和嘉庆元年(1796 年)。

嘉庆元年的千叟宴,那时乾隆已退位成为太上皇,那场宴会更多地是为了彰显皇权交替时的祥和氛围。

而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无疑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

时间回溯到乾隆五十年,早在数月前,千叟宴的筹备工作便已紧锣密鼓地展开。

此次宴会选址在乾清宫。

为了尽显隆重与华丽,宫殿内外都进行了精心布置,到处张灯结彩,一片金碧辉煌。

倘若当时有电和音响,想必这场宴会定会成为万民狂欢的盛大演唱会。

三月十四日,宴会正式拉开帷幕。

从全国各地精心遴选而来的三千余名老人,身着节日的盛装,齐聚乾清宫。

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些老人都需在六十岁以上,放到现在,也就是到了退休年龄。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其中有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有躬耕陇亩的普通百姓,还有朝廷的退休官员……

在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已有 106 岁。老人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回荡在宫殿之中。

宴会现场,乾隆皇帝端坐在主位之上,望着满堂白发苍苍的老者,心中满是欣慰之感。

他亲自为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斟酒,老人们受宠若惊,纷纷跪地谢恩,高呼“万岁”,场面极为壮观。

备用网址点击保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