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语言与牙刷》
在海角村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林睿逐渐从一个充满戒备的「外来者」,变成了一个村民们眼中既有用、又充满了古怪习惯的「怪客」。清晨,当第一缕yAn光刚刚染红海平面,他便会雷打不动地在自己的茅屋前,进行一套在村民看来极为奇特的「仪式」——他会做一些奇怪的、将身T反覆撑起和蹲下的动作俯卧撑与深蹲,直到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孩子们会好奇地远远围观,模仿他那古怪的姿势,然後笑作一团。阿牛曾困惑地问他,这是不是在向他的天神祈祷或是一种自我惩罚,林睿只能笑着用他那蹩脚的语言解释道:「身…T,好,不…生病。」
白天,他会积极地参与到村庄的集T劳动中,用行动换取信任;而到了夜晚,他则会点亮那盏昏暗的鱼油灯,在光滑的竹片上,用瑞士刀的尖端,密密麻麻地刻下白天学到的新词汇和观察到的生活细节。他的语言学习进展虽然称不上神速,但却异常稳定。他已经能听懂大部分简单的日常对话,也能用一种带着古怪腔调的、磕磕巴巴的句子,表达自己相对复杂的需求。虽然深入的交流仍需大量手势辅助,但这种每天都能感受到的进步,让他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
然而,随着对村庄生活的日益深入,一些根植於他二十一世纪灵魂深处的习惯,开始与这个古老时代的原始生活方式,产生了越来越多有趣的碰撞和摩擦。村里的食物虽然简单新鲜,但长期单调地食用烤鱼、鱼乾和水煮薯块,让他开始疯狂地怀念现代那琳琅满目的饮食多样X。
但更让他从生理到心理都感到困扰的,是村民们普遍匮乏的口腔卫生观念。他们大多在饭後,仅用清水漱口,或是用粗糙的手指简单搓r0u一下牙齿了事。长此以往,大部分村民的牙齿上都附着着明显的渍垢,甚至连阿牛这样年轻力壮的汉子,都已经有了几颗明显的蛀牙。林睿回想起自己在荒岛上生食海产时,那GU腥味在口腔中残留不去的、令人作呕的不适感,决定必须改善这个问题——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些善良的村民。他b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个医疗条件几乎为零的时代,一颗小小的坏牙,就可能引发致命的感染。
林睿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了制作一把最基础的个人卫生工具——牙刷上。他回忆着现代牙刷的JiNg密结构,虽然他无法复制出尼龙刷毛和塑胶手柄,但这座岛屿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或许能提供完美的替代品。
他走进村外那片熟悉的树林,像寻找工程材料一样,仔细地观察着每一种植物。最终,他找到了一种质地坚韧、但又富有弹X的细长竹枝,长度和粗细都非常适合作为牙刷的手柄。他用瑞士刀,耐心地将竹枝削得光滑圆润,确保握持时不会伤到手。刀刃在青翠的竹子上平稳地滑过,发出轻微而悦耳的「沙沙」声,让他感到一种熟悉的、属於创造者的快感。接下来是刷毛,他立刻想到了猪鬃毛——这在人类的历史上,确实曾被广泛用作牙刷的原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