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152
成为皇帝后, 赵旸立马就亲政了。
宋仁宗把皇位传给儿子后,就彻底放手了。他相信以他儿子的能力,能把一切做的很好。
他当年登基称帝的时候, 并没有亲政,因为太后一直把持着朝政。如果不是大臣们一直逼太后放权, 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亲政。
在宋仁宗退位之前, 他就把所有政事交给赵旸处理。虽然那个时候赵旸还没有做皇帝, 但是其实他已经是皇帝了。
赵旸登基后,处理朝中大小事情非常得心应手。
不管是文臣, 还是武将都知道他们的新官家并不是等闲之辈, 不能因为他年龄小就小看他,甚至在他面前拿乔。如果他们这么做,官家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还有一件事情, 赵旸继位后, 提高了武将们的地位。
虽说之前, 武将的地位提高了很多, 但是和文臣们相比还是差了些。而, 如今武将能和文臣们平起平坐。
赵旸在登基之前就决定用武将们来制衡文臣。如今,他要让文臣和武将们相互制衡。
除了让文臣和武将们相互制衡,他还做了其他的事情, 比如减少赋税和徭役。新帝登基, 一般都要大赦天下, 像减少赋税和徭役这是常规操作。
他大力发展燕云十六州的经济。之前, 燕云十六州在西夏和辽国的手里。虽然西夏和辽国也一直在发展, 但是毕竟有限。
燕云十六州不仅地理位置重要, 而且气候环境也很不错。赵旸是要全面发展燕云十六州的经济。当然, 也要注重发展燕云十六州的文化。
除了之前派去官员教导燕云十六州老百姓的礼仪和规矩, 赵旸还请了一些大儒去燕云十六州教书。
燕云十六州流离颠肺上百年,老百姓们虽然有很多人心属大宋,但是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接受西夏或者辽国的教育,早就忘了中原的文化。
想要彻底管理好燕云十六州,就得让他们接受儒家的文化,让他们变得有规矩和礼仪。
再者,燕云十六州还有很多西夏和辽国人。他们虽然投降了,但是绝大数并没有真正的臣服。想要他们真正的臣服大宋,就必须教化他们,让他们从心到身体都彻彻底底成为大宋人,这样他们才不会有反心。
赵旸还把他的杀破狼军分配到燕云十六州,让他们驻守在那里。一方面,能替他看好燕云十六州,另一方面监督那边。
福宁宫里,赵旸刚刚批阅完一批劄子。此刻,正在和曹许他们喝茶,聊天。
“阿许,你真的要去幽州?”
曹许点点头说:“嗯,我想去外地试炼一番。”这些年来,曹许一直跟在赵旸身边。虽说之前跟着赵旸去了西夏和辽国,但是他并没有一个人单独去做一些事情。如今燕云十六州收了回来,他想去外地做一番成就出来。“官家,宫里有褚将军,他能保护好您。”有褚越在,他不在官家身边也没事。
“幽州离蒙古近,我知道你想去幽州是为了防备蒙古。”幽州就是北京。
“官家,之前我们与蒙古部落交手的时候,我就见识到蒙古铁骑的厉害,您说得对,蒙古不得不防。”曹许一脸认真地说道,“虽说蒙古各个部落没有统一,但是他们还是不容小觑。蒙古人经常骚扰幽州,我想去镇守幽州,保护幽州的老百姓。”
赵旸见曹许心意已决,就答应了他:“好,那你去幽州。”
“谢官家。”
“除了幽州,顺州、儒州、檀州都交给你。”幽州、顺州、儒州、檀州都是后世的北京。“你要好好地守好它们,做到吗?”
一下子管四个州,对曹许来说很有压力,但是他不怕压力。
“官家放心,臣一定会守护好四州的老百姓。”
“朕相信你能做得到。”赵旸又说道,“除了镇守,你还要做其他的事情。”
“官家,请吩咐。”
“好好训练将士,还有监督那边的官员。”赵旸一脸严肃地说道,“最重要的是时刻提防蒙古人。”
“官家放心,臣一定能做好!”
“对了,记得检查那边的长城。如果那边的长城有破损,一定要修好。”赵旸叮嘱道,“要好好地把长城运用起来。”
长城是最好的岗哨,秦始皇修建它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抵御外敌。只是这些年来,燕云十六州丢失,长城就失去了它以前的作用。如今,燕云十六州收了回来,该把长城运用起来。
赵旸也下旨让其他地方开始修补长城。有长城在,老百姓们就能多一份安保。
“夜不收要好好训练,知道吗?”赵旸说道,“他们很重要。”
“是,官家。”
赵旸又叮咛了一些事情,“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三天后走。”
“好,你这三天好好准备下。”
“臣会好好准备的。”
“对了,你还没有成亲,到了幽州那边记得给自己找一个媳妇。”赵旸打趣道,“你如果再不成亲,嬢嬢他们就要给你找男人了。”
这些年来,曹许以忙为借口,拒绝了家里安排的亲事。现在他已经二十岁了,再不成婚,他父母真的会急死。
“我会给自己找一个媳妇的,就不用姑姑他们烦心了。”曹许并不是不喜欢女人,而是这些年来真的很忙,让他没有心思去想女人的事情。他心里也清楚,自己二十多岁了,如果再不成婚,家里人一定不会放过他。